阅读历史 |

第140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这告示虽然贴在张贴公告的地方,但是行文用的就是日常的口语,稍微识字的人都能读懂,所以消息传得很快,符岸也早就在衙门门口支了张桌子,让衙门里的县丞坐在那里等着登记。

这位县丞姓马,就是三河城本地人,认识他的人恐怕比认识赵令月的人要多得多,他也有心为三河城的父老乡亲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所有但凡有人前来询问他都耐心地回答。

“马大人,咱家的二狗七岁了还能来不?”

“能!”

“这束脩要多少呀?贵的话咱们还是算了吧。”

“束脩看各家的实际情况,富裕的可以多给一点,没那么富裕的就少给一点。反正大将军说了,多少都是个意思。”

这里面虽然有那么几个想要沾点便宜的人,但大多数人都是老实忠厚的,在对待读书的事情上丝毫不敢马虎。

很快,因为马县丞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去了学堂的,本就蠢蠢欲动的人就争先恐后地想要把孩子塞进学堂里,其中还有几个快要十五六的大人居然也入了学。

马县丞不过是负责登记,问过了符岸之后,倒也把人收下了。

符岸虽然把这一摊子都接下了,其实他心里也没多少底。

首先,这些人大多一点基础也没有,当务之急便是开蒙。

其次,像是这些边陲小城最是容易遭到兵祸,时局不稳,自然大多都是崇武鄙文。

最后,这些人大多也不过是来认个字,并没有想要考科举的意思,所以教导起来就不能照搬他自己或是赵令月的学习经历。

看着符岸烦恼得饭量都减少了,赵令月出主意道:“这些人读书都是为了实用,所以,咱们把《千字文》《说文解字》之类的先教了。同时呢,添上算数课和武艺。”

符岸听了这话只觉得醍醐灌顶,既然他们只求认字,那就干脆教的简单一点。至于算数,符岸也懂赵令月的意思,这三河城毕竟往来的商人众多,要是他们学会了算数,将来养家糊口就方便多了。

至于武艺,那本就是应该的,他们生长在这三河城,学了武艺正好为保卫这座小城出力,别的不说,要是遇上了兵戈,他们活下来的机会也更多。

符岸之前有点不懂为什么三河城里很少看到老人,等赵令月带兵出去了一回,他终于懂了。

原来不是因为这里气候寒冷,而是兵祸多了,死的人自然也就多了,就算是有人侥幸活到了四五十,等那些蛮夷一来,身体虚弱跑不快的很容易就做了炮灰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