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64(1 / 2)

加入书签

虚心点儿。”

“说什么不好,这还吃着饭呢!”

顾母放下筷子掐了他一把,然后讲到家里的事。

与李大一家约定的三年之期将至,当初说好三年后,他们一家攒够卖身钱就可自行离去。

这钱自然是攒够了,并且还有富余,无论是在城里给人做工也好,落户村里买地种田也好,都足以让他们好好生活了。

但李大一家都表示愿意留下来继续干,他们也确实缺人手,便签了协议,算作长工。

家里的地没有卖,宅子也都还留着,于是就让李大夫妇俩留在家看房子种地了,万一家中有什么大事也好及时联系他们。

“沧海这孩子年轻又能干,趁机会也就带出来了。”

顾母说道:年轻人就应该走出来多看看多练练,还能给你当个助力。出来做官人生地不熟的,身边没个自己人用当真不便。”

叶如尘点点头,“娘考虑的周到,我这儿确实缺人,早先出来就该带着沧海的。”

他对李沧海说道:“沧海,你便做我的长随吧,等过完年跟着我到衙门熟悉一下事务,这里的事还真不少,你估计要忙得不得闲。”

李沧海满脸高兴,“是!公子!”

“哎,不能再叫公子了。”顾母纠正道:

“以后在衙门要叫大人,出门要叫老爷,否则气势就短一截。”

“嗯!”李沧海用力一点头,少年长大成人,在他们的教育下意气风发。

至于杨小天,就现有的才学见闻,远够不上举人的高度呢。

顾父的意思是,比起闷在家里苦学,还不如出来走走看看,长长见识。

左右一只羊是放,一群羊也是放。

杨小天自然是愿意的,能跟着老师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。

纵然刘婶儿夫妇有些许不舍,但孩子都长大了,还有这么优秀的老师带着,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未来了。

饭桌上从头至尾最安静的就是杨小春,有些拘束,几乎没怎么说过话。

初见时,跟着顾母和顾青辰学认字的她也就十岁左右,如今已亭亭玉立。

她会跟着一起过来,是最令顾青辰意外的了。

虽然娘亲一直都挺喜欢这个小姑娘,但也只在杨家村时接触比较多。

自从顾青辰怀孕,顾母搬到武同府后就没怎么回杨家村了,与杨小春似乎也就没什么交际了。

第117章 夜谈

杨小春一向乖巧懂事, 父母双亡,和奶奶相依为命,小小年纪就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, 让人很是心疼。

顾青辰也挺欣赏她, 对她印象还不错。

这小姑娘的事, 是顾母私下与顾青辰说的。

就在几个月前, 小春的奶奶突然去世了,她变成了真正的孤儿。

更惨的是,家里的豺狼亲戚没有帮衬就算了,反倒盯上她家仅剩的几分地。

亲戚三番几次上门, 好话歹话轮着说,哄骗着想要小春手中的地契。

那拐了弯的二伯母竟还打着长辈的名义, 要做主为她寻一桩亲事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是想卖了挣个彩礼钱呢。

杨小春怎么说也跟着顾母识过字, 听过一些道理的,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可怜, 怎会任人蒙蔽。

亲戚拿来哄她签的契约她一看就知道写的什么,而面上只能假装不懂,想方设法找理由拒绝。

本以为坚持不同意不签字就不会有事,却万万没想到那伯母竟然私下替她定了亲!

若不是村里的小伙伴无意间知道此事,偷偷来给她通风报信,她可能就被捆着嫁给老鳏夫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