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60章 入冬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杨小秋醒来,已是深夜。

他咳嗽了两声,引来了王玉珍。

杨小秋看着王玉珍,脸色黯然的开口道:“干娘!”

王玉珍也看向杨小秋,安慰道:“别多想了,一切都过去了。”

说完,递过一杯水给杨小秋。

杨小秋接过后喝了一口,试探着问道:“大师兄,大师兄怎么样了?”

王玉珍回答道:“痰桶被送到协和医学堂了,不过大夫说他一只脚是彻底废了,还有一只脚只是骨裂,还能够恢复过来。”

杨小秋脸色低沉,一脸的难过。

“都怪我,如果不是我的缘故,大师兄不会如此!”

杨小秋此刻是无比的痛恨自己,如果不是自己为了回去拿那几本书,自己就和依依一起去了南洋,更不会连累到大师兄。

王玉珍看着杨小秋这般模样,说道:“先好好养伤,有事儿就叫我!”

杨小秋嗯了一声,王玉珍便离去。

竖日,何崇楼一脸疲惫的回来,直接进入房间睡了过去。

杨小秋此刻想要去找自己师父,却被王玉珍告知他非常疲倦,让他休息一会儿,杨小秋才没有动作。

杨小秋上楼,来到龚依依的房间,看着屋子里的摆设,看着窗台边的梳妆台,蹲下哭了起来。

他一直认为自己足够坚强了。

可是到了这一刻,他才发现自己和坚强根本沾不上边。

也许,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了吧!

他说过去南洋找龚依依,可南洋那么大,又该去哪里找龚依依啊?

经历的一切一切,仿佛是一场梦魇。

京城也仿佛成了一个牢笼,让自己没办法挣脱开,只能够停在这里。

至少,如果是这样的情况,杨小秋并不希望依依回来。

等待她的,依旧是无尽的黑暗。

而所谓的新学、旧学,新的生活,新的时代,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?

杨小秋的心态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,虽然园子还在继续唱戏,杨小秋却再也没有上过。

农历十月二十一,一件大事儿席卷了京城。

光绪帝病故。

海外那群保皇派大悲,他们一致觉得是慈禧这个老妖后害死的光绪帝,纷纷讨伐慈禧太后。

可语言的力量,永远不够。

何况是他们这样一群学习新学的人。

在漫长的斗争中,他们也明白了一些道理,那就是语言只能够引起人们思想上的转变,只有武装力量,才能够掀翻这个腐朽的王朝。

可是,这几年的起义都失败了,失败的让人无话可说。

四万万中国人,只有几百的有识之士吗?

不应该的,只是他们的思想还处于蒙昧当中,他们得觉醒起来,这应该是一个觉醒的年代。

之前云南河口的起义还是失败了,而且还是在今年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