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14章 历史的车轮向前进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杨小秋被海公公带到了溥仪的面前。

溥仪坐在龙椅上,脚都够不到地上。

他看着杨小秋,杨小秋也看着他。

溥仪突然开口道:“杨先生,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?”

杨小秋有些意外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
溥仪便说道:“朕三岁登基成为皇帝,算算那是1908年的事情,如今已经1913年了。”

杨小秋看着溥仪,突然觉得他有些可怜,便讲道:“陛下,外面的世界很繁华。人人都剪掉了辫子,京城里也非常的热闹,国外还流入了很多东西进来。如果有机会的话,陛下可以出去看看。”

溥仪眼神黯淡道:“只怕朕没办法出去了。”

溥仪从皇位上下来,走到杨小秋的身后说道:“朕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,如今的天下早已经不是大清的天下了。朕这个皇帝,也许成为了整个天下的笑柄。其实我也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,但是我知道,我姓爱新觉罗,我便没有资格。”

前者说的是朕,后者说的是我。

前者代表了他的地位,后者代表了他的心声。

杨小秋听到溥仪的这番话,非常认真的说道:“陛下,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,即便陛下身份尊贵亦是如此。只要想,那么有一天肯定会现实的。”

溥仪眼神希冀,看着杨小秋问道:“真的会实现吗?”

杨小秋非常认真的回答道:“肯定会实现的。”

他并不知道哪一天能够实现,也许是一年,也许是十年,也许是二十年三十年,甚至是五十年。

但请相信,只要有那么一个人人平等,人人都能够做主的社会出现,那么就会现实最初的初衷。

那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,那是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积极言论的一个国家。

杨小秋知道,这肯定不是民国。

因为民国还不是人民在当家作主,即便他只是一个升斗小民,可他也能够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。

但是,只要人活着就能够看到希望,只要人活着就能够看到那样的未来。

这也是为什么杨小秋会让常玉书去读书的原因,因为孩子是希望的未来,知识是传承的未来,而希望就在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之下。

溥仪笑着说道:“杨先生,我相信你,肯定有一天我也能够如同普通人一样生活的。”

而海公公的目光已经快要把杨小秋给杀死了,溥仪是大清朝的皇上,也是最后一个皇帝,他还要承担起爱新觉罗这个姓氏的使命,怎么可以去过普通人的生活。

但是杨小秋没有看向海公公,不知道海公公正在用吃人的目光看着自己。

不过即便知道,他也不在意。

溥仪继续说道:“杨先生,我说了要赏赐你,不仅是因为你唱戏唱的好,还因为你教会了朕一些道理。你想要什么,都可以告诉我,只要我能够做得到,便会满足于你。”

杨小秋有需要的吗?

自然有,可他要的是溥仪给不了的,是在如今这片国土里面,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给的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