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25章 未曾坏了规矩(1 / 2)

加入书签

其实北京还好,毕竟北洋政府在北京。

所以很多事情再乱,都乱不到北京去。

可上海的情况就很复杂了,租界林立,外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放肆不已。

这片土地可是中国的土地,又怎么能够容忍外国人的欺凌。

奈何,也只能够发发牢骚罢了。

如今这个北洋政府啊,和清政府好像没有什么差别,倒是国贼增加了许多。

毕竟清政府那些人,虽然签了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,好像国贼……

这想起来,好像又觉得两者半斤八两。

孙文先生革命,这革的是什么命啊!

当然,并不是说孙文先生错了,是孙文先生就应该硬骨气,在推翻清政府以后,就不该交权给袁世凯。

杨小秋这样一个唱戏的都明白唯有手中有武装力量,方可拯救中国,可孙文先生却放弃了这样的力量,才使得如今北洋政府肆无忌惮。

当然,这些杨小秋也只能够在心里给自己说说。

杨小秋对着张庆元问道:“师叔,今天就要上台表演吗?”

张庆元回答道:“今天就不必了,你才刚到,就让你这个师侄上台表演,若是被你师父知道了,我往后去北京,他还不骂死我。”

杨小秋笑了笑,应了下来。

张庆元又对着张婧仪说道:“仪儿,将你小秋师兄带去客房,还是以前哪间。”

张婧仪点头,随即对着杨小秋开口道:“小秋师兄,这边请!”

在去客房的路上,杨小秋也询问道:“婧仪师妹,子轩有没有消息?”

张婧仪眼神暗淡道:“并无消息,这快一年了,也不知道如今欧战那边怎么样了?”

江若昀拍了拍张婧仪的肩膀安慰道:“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,你不要担心。”

杨小秋也赞同道:“若韵说的没有错,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。而且这次大战,我们是站在正义的一方,肯定能够获得胜利的。”

张婧仪这次点头,只是眼眸中的担心并没有少多少。

杨小秋知道虽然宽慰能够安抚人心,可真正能够让心定下来的,便是张子轩能够回来。

只是,这场战争不知道要持续多久,会牺牲多少人。

杨小秋除了不忍,确实也做不到什么。

他就是个普通人,他能够去做什么,难道扛枪上战场吗?

要知道,北洋政府只是送了十四万中国劳工过去,他们都没有资格扛枪,杨小秋虽然有点武术的底子,难不成还能够挨住枪林弹雨不成?

将杨小秋送到客房,夫妻二人便离开了。

对于杨小秋而言,自然也不需要留他们在这里陪着自己,没有那个必要。

很多时候,他是在享受孤独的。

这种孤独感和旁人不一样,是一种在黑暗中寻找灵感与艺术,这样的孤独感旁人想要也不可能有。

可能这是独属于杨小秋的天赋,也是杨小秋的天分,因为何崇楼说过,像杨小秋这样的京剧奇才,百年难得出一个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